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進、好特點。上半年,浙江省財政質效提高,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84億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3元,圖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俯瞰。新華社 本報記者 | 孫弋弋
全力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保民生。今年以來,浙江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決策部署,以及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扎實推進經濟穩進提質。
提出三方面要求,穩進提質促發展
記者從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環境,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展現了韌性、克服了困難、經受了考驗,主要特點為穩、進、好。 首先,浙江“穩”的基礎在夯實。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在主要經濟指標、金融保障、穩崗就業、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均領跑東部。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長2.0%、GDP增長2.5%、出口增長20.3%,分別位居沿海四省一市第1、1、1、2、2位;6月末,浙江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7%,高于全國4.9個百分點,貸款增速位居全國各省市首位。 其次,浙江“進”的因素在累積。一是投資結構優化。上半年浙江省制造業投資、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4.8%、14.3%和11.0%;重點領域投資持續推進,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8.2%、16.6%。二是出口結構優化。上半年,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38.7%,占出口總值10.6%,比重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20.8%,跨境電商出口增長1.5倍。三是消費結構優化。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零售、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限上網絡零售分別增長123.7%、1.9%、21.1%,比一季度提高4.4、7.8和0.3個百分點。 再次,浙江“好”的態勢在鞏固。上半年,浙江省財政質效提高,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84億元,留抵退稅增長4.2%,規模首超江蘇,居全國第二;稅收占比80.2%,領跑東部。浙江省上半年的居民收入也穩步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3元,同比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4,同比縮小0.04。浙江上半年的產業創新也在持續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長14.3%,增速為面上2.6倍;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戰略新興和人工智能產業分別增長6.7%、6.3%、11.7%和8.1%,均高于面上。此外,浙江省上半年的創新投入持續加大: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8.4%,較一季度提升2.1個百分點,高于面上8.1個百分點;財政科技支出增長45.5%,1~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增長21.7%,高于營收8.4個百分點。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進一步穩就業、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浙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努力方向。
抓好八項工作,推動經濟回歸常態化
“今年下半年,浙江將深入實施穩進提質攻堅行動,推動經濟回歸常態化運行。”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樹立疫情防控底線、能源糧食安全底線、金融安全底線、市場主體生存底線、民生保障底線,迭代升級穩進提質攻堅舉措,突出實戰實效,精準破解難題,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力抓好八項工作。 一是全力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疫苗接種。全面推行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和“三區”企業閉環生產管理模式,確保“管得住、放得開”,做到“生產不停、鏈條不斷、產能不減、秩序不亂”。 二是全力抓好政策集成落地。加快政策包集成落地、頂格兌現。強化政策直達快享,持續加強政策宣介,迭代升級惠企政策平臺,確保政策迅速精準落實到市場主體。謀劃一批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 三是全力穩企業強主體。全面完成100場“十鏈百場萬企”對接活動,做好整零、產銷、產才、產技、產融對接。開展重點企業用工指導服務,鼓勵困難企業采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穩定崗位。加強優質企業培育。 四是全力暢循環穩工業。全面推廣“產業一鏈通”應用。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產業化及應用,建立產業備份體系。加大對生產恢復較快地區的電力、能源等生產要素保障力度,充分發揮地區生產動能。嚴格落實高速服務區、收費站關閉提級管控,確保交通設施“應開盡開”。 五是全力擴投資優結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聚焦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中央財經委確定的五大領域,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快835個在建省重大項目建設、投資提速放量,千方百計招引一批“大好高”項目。 六是全力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加大對代參展模式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白名單”機制,對企業內國際市場拓展人員實施定向政策。加強重大外資項目謀劃推進。開展2022“繽紛夏日浙里好玩”文旅消費季活動,持續唱響“浙里來消費”金名片。放大消費券、旅游券撬動力度,全面承接好落實好國家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政策,加快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 七是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落實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比例上調至2%。持續推進電力保供十大攻堅行動,制定《浙江省電力保供穩價實施方案(2022-2025)》。強化項目用能保障,用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等國家政策。 八是全力穩就業惠民生。建立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幫扶清單,持續開展點對點跟蹤服務。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困難群眾價格臨時補貼。
五項重點任務,保障下半年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復雜嚴峻形勢和環境中,浙江下半年將以五個“持續推進”,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 一是持續推進創新首位戰略。加快構建“315”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架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深入實施新一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大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推進落實《關于推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二是持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制定浙江省牽頭推進數字長三角建設的工作機制,共建長三角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編制浙江省鐵路中長期布局規劃、浙江省軌道交通中長期發展規劃。跟蹤推進山區26縣投資專項行動計劃,加強協調服務,落實要素保障。全面推進“浙里新市民”應用復制推廣,探索優化“共性+個性”積分制度。建設浙里惠農直通車,發揮惠農支農政策“明白紙”效應。 三是持續推進社會建設水平的提升。加快數字社會系統建設,將“浙有善育”“浙里康養”“浙里有善”、浙江“雙減”在線等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應用。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開發完善“浙里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重大應用。加快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年度目標落實,全面推進年度十大標志性成果、54項重點工作和34項重大改革。出臺共同富裕省級試點管理辦法,加強試點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v深推進數字化改革,編好用好重大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落實落細“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機制。持續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五是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迭代完善雙碳數智平臺,推進省市縣數據貫通,增強重大應用實戰實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藍天碧水凈土清廢年度工作計劃,持續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河湖生態緩沖帶、污染地塊修復等年度重點任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