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在國務院發布的《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對一些行業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措施。這些舉措落實得怎么樣,對行業發展有何影響,對企業經營有何作用?對下半年穩增長有何促進?本報今日起推出“行業企業的下一步”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 田新元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0日,已有20005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超過2021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倍。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是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要內容,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企業經營加快恢復。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大幅消化存量留抵稅額,大力改進增量留抵退稅制度,是對此前增值稅改革的深化和持續推進。期末留抵稅額由結轉下期抵扣轉為當期退稅,有利于縮短抵扣周期,減少企業成本,引導企業按市場情況合理決策,更符合現代增值稅稅制要求。
留抵退稅政策擴圍
住宿和餐飲業是今年留抵退稅擴圍的7個行業之一。 5月24日,國務院發布《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在已出臺的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民航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個行業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擴大留抵退稅政策范圍。 6月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退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明確,自2022年7月1日起,將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7個行業納入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范圍。 新政策的出臺,給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眾多企業帶來了希望。如貴州黃果樹黔首居酒店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就表示,受疫情影響,2022年貴州黃果樹黔首居酒店有限責任公司酒店入住率比疫情前下降70%左右,經營面臨很大的困難。“而隨著130.41萬元留抵退稅順利到達企業賬戶,為企業資金池注入了一股‘活水’,企業有了‘喘口氣’的機會?梢哉f,有了國家稅收政策的支持,我們也有了渡過難關的信心。” 又如,重慶餐飲商會會長、陶然居餐飲集團董事長嚴琦表示,餐飲行業大部分是小微企業,這些企業抵抗風險能力弱,受疫情影響較大。因此,包括稅費政策在內的支持在特殊時期對餐飲業而言尤為重要。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共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金額330.4億元,惠及企業2.8萬戶。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7個行業擴圍退稅政策預計新增留抵退稅1400億元。稅務部門將確保退稅資金規范準確、順暢有序到達納稅人手中。 專家表示,本次擴圍的7個行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也是保民生、穩就業的重要力量。留抵退稅政策擴大覆蓋面,能夠幫助這些行業的企業盤活沉淀資金,渡過當前難關,加快經營恢復。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今年以來我們享受留抵退稅減免4200余萬元。資金到賬后,我們更新了機器設備,優化了快遞分揀流程,留抵退稅‘真金白銀’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稅動力’。”濟南中通倉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通過落實落細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為企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注入現金活水,為穩市場主體穩就業提供強勁動力,對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擴大消費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巖說。 魏巖表示,在退稅進度上,優先安排了小微企業。其中,4月份集中退還微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5~6份月集中退還小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以確保小微企業存量留抵稅額今年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孫巖巖表示,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是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要內容,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企業經營加快恢復。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二季度,全國享受留抵退稅企業采購原材料等支出同比增長12.3%,增幅比無退稅企業高5.7個百分點;留抵退稅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1%,比無退稅企業高1.8個百分點。 國家稅務部門的數據顯示,5月,全國獲得退稅的企業采購支出同比增長10.9%,較一季度加快3個百分點,增幅比無退稅企業高7.5個百分點。退稅企業經營投入穩中有升,5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6%。 國家稅務總局退稅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稅務總局近日在全國選取1.5萬戶典型企業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留抵退稅款中的39%用于增加采購原材料;24%用于投資及研發支出;10%用于房租、水電等日常運營支出;其他退稅款用于支付賬款和工資薪酬等。 留抵退稅哪些行業企業受益最大? 統計顯示,4月1日~7月20日,制造業退稅4844億元,占比25.8%,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交通運輸業退稅3050億元,占比16.2%。 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4月以來已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占比達93.7%,共計退稅7951億元,金額占比42.4%。數據表明,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等一系列穩經濟措施的落地見效,特別是留抵退稅政策紅利逐步釋放,正在助推經濟運行快速恢復。
進一步完善留抵退稅制度
2018年起,我國逐步推行留抵退稅制度,完善現代增值稅制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留抵退稅制度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認為,實施留抵退稅有助于解決大規模固定資產購置、產品周轉期長等帶來的企業資金占用問題,增強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對于穩定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緩解了相關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也進一步完善現代增值稅制度?紤]到財政可承受能力和現代增值稅制度建設方向,未來留抵退稅制度要鞏固今年政策成果,繼續對小微企業、制造業等13個行業大中型企業全額退還增量增值稅,并根據經濟形勢、行業困難程度等逐步擴大適用行業范圍。未來存量留抵稅額退稅行業也有望逐步擴大,最終建立一套規范科學的留抵退稅制度。 有專家分析,在留抵退稅的分擔機制中,如果部分地方的留抵退稅比例沒有完全做到上繳稅款地與退稅地一致,會導致地方的退稅額超過其獲得的稅收分成收入,從而對地方政府帶來財政壓力。未來應繼續著力于平衡地區財政收入的不均衡,繼續推行補充地方財力專項資金,構建更加科學的稅收收入歸屬與退稅分享機制,以有效減緩地方的財政壓力。 專家建議,持續放大“稅惠紅利+優質服務”的疊加效應,如財稅部門應及時為企業完成納稅信用等級復評,便利更多合規企業享受到留抵退稅政策。 增值稅留抵退稅的一大挑戰在于,一些企業通過多種方式來騙取留抵退稅。專家建議,下一步應完善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動態精準監管機制和留抵退稅風險防控體系,加大對虛開留抵退稅發票的懲處力度,確保留抵退稅政策落準落穩。
|